Search

#那些年_與你錯身而過的錢財...

昨天和做節目的前同事聊天,聊到為什麼我們過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那些年_與你錯身而過的錢財...

昨天和做節目的前同事聊天,聊到為什麼我們過去講那麼多投資理財議題,但本身都沒有付諸行動過呢?

她會敲我,是因為看我直到中年才付諸理財投資於行動有感,講著講著,就聊到了當節目企劃錢少事多沒覺睡的人生~
「如果要你可以重選,你還會選擇做節目嗎?」我問。
「做節目帶給我的收穫很多,但想想喔~當時那些工,要可以重選,我應該會去讀英文吧~然後在外商公司做內勤,然後多出的時間去學理財,現在應該有錢的多啦~」她說。

\

但人生就是無法重新選的啊~
要是可以重選,我每天都要重選昨天的股票~賺翻!

於是我們又聊到了買房子,我說:「其實我們20幾歲那時候的房價,省吃儉用也是有可能買到的,到底為什麼年輕時沒想過自己可以買呢?」

「當年在XX視對面有個小套房,一坪40萬 ,總價 600萬,當時我在那電視台上班,算算是買得起的,但從來沒想過自己真的可以買耶?!那個時候,還可以全額貸款!結果想著想著就沒買了,等我五、六年後離開XX視的時候,剛好建案蓋好,銷售完畢,一坪漲價到110 萬,總價1650萬~我後悔死!」她說。

「我想到以前我也在敦化南路底看見一個預售案,預售時開價單坪5字頭,現在想想自己如果拮据一點,預售也是可以擠出錢來買,但是當時就覺得自己不可能,結果看看現在的房價~敦化南路附近沒有破百怎麼可能?」我說。

(不過今天去查了那個建案,赫然發現它實價登錄最高90幾,但現在竟然八字頭有找?!啊~再估狗一下原來後來變成凶宅啊....幾個好地段的凶宅賣價遠低於行情,不知道大家會介意凶宅嗎?)

\

總結我們的心態呢,就是覺得自己買不了房子,就擺著算了~
也覺得自己沒有財可以理,就真的不理了~
所以總是看到許多網友會說:「要理財?也要有財理嘛!」

#要理財也_要有財理嗎...?
我就是一直這樣的心態,結果月入兩萬八時,覺得自己沒財可以理,因為錢太少;月入幾四萬時,也不覺得自己有財可以理,因為結婚了花費變多;月入十幾萬時,還是不覺得自己有財可以理,因為要養小孩小孩是錢坑;財神爺招著手兒,我們卻把祂當成風景看看就過~
(小孩是不是錢坑這件事有待商榷~我覺得那是給自己的藉口)

快40歲了,終於開始投資理財買房後,才知道:
你不需要真有很多收入,才可以開始理財,因為再少的薪資,理了規劃了,就有辦法每個月存一點,那存下來的才會變成財;

很多時候不去檢視生活、不去檢討習慣,就不會知道錢哪些縫溜走,而錢會像流沙般的逐漸消失,卻也可以一點點聚積,逐漸變成第一筆可以投資的財。

買房子也是~
你不去看房、不去激起自己的慾望、不被幾個眼睛長在頭上的代銷給氣過,就不會知道自己也有奮起追錢的勇氣,看著想著努力著,經驗累積多了就可能找到自己的窩。
(對的有過其中一次,我們全家進去看屋,業務直接打量我們上下然後問說買房預算,說出來後他直接請我們離開銷售中心,說這裡都很高價不適合你們呢~問題那裡不是蛋黃區喔)

所以別想著有錢了才要理財與買房,
這樣的「心態」會讓你一直距離財富漸行漸遠。
很認同現在許多理財好書,講的不是方法而是扭轉觀念,致富需要的是好習慣,還有更積極看待錢錢的方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